CN EN
同济大学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讨会

.
同济大学成功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讨会
作者:文稿:朱天、赵洋阳 摄影:甘钦梦  发表时间:2018-06-20  阅读次数:2559

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6月9日上“马克思理论人才培养研”在学逸夫113议室召。来自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社联、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市委党史研究室理论处等主管部门的领导、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同大学克思主学院学科推会主任徐蓉教授主持。

大学党委副书记克思主学院党委书记冯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强烈的紧迫性,作为双一流大学,同济大学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一方面是学校党委对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养一流人才上肩负重要使命且任重道远。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指出,近年来,国家扶持马学科的力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需要以此为契机,努力寻找最佳的方法和路径来推动马学科的人才培养。他对同济马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着力做好理论研究,坚持科学理论的视角、实践探索的视角以及世界共产主义的视角;二是培养具有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骨干教师;三是塑造人才核心力,需要具备核心力量、专业力量以及培养力量。为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出全方位的指导,既有政策的前瞻性,又有后续工作的行动指南。

上海市社联党组副书记、市社联专职副主席解超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上,要注重系统性,可以系统地推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系统地做好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明确本硕博培养目标,有计划有针对地进行人才培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善于整合资源,达到最佳教育目标;完善相关保障机制,紧抓源头,创新方法,保质保量。

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指出,高校建设马院,一是规模不能小,二是人才不能少,三是需要拓宽渠道、创新机制,四要关注主流、把握当下。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理论处处长年士萍对同济马院提出了将党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期待。

会上,同大学克思主学院学科推会主任徐蓉教授从发展历程、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七个方面,系统地向与会领导嘉宾介绍了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整体情况。

会议第一阶段的研讨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展开,由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耿绍宁主持,六位专家先后进行发言。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教授指出,马学科建设时间短、任务重,各高校在学科建设模式、人才培养方式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要点是基础理论研究要深化、人才培养力度要加大。

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陈卫平教授在发言中提出 “四个打通”:一是要打通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打通中国特色民主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三是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横向打通;四是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通,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要利用历史经验,建设好马学科。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员、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教授认为,当前马学科既有繁荣发展之势,也存在不少隐患,需要大家在进一步搞清研究对象、明确研究边界、加强学术规范上形成共识。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庞立生教授谈到,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和重心应当在中国,当代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和实践基础。马学科除了自己的独立研究,还要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协同规划、共同发展。他认为马学科的建设须加强协同性、注入思想性、融入现代性。

同济大学文科办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强教授认为,发展马学科就是要培养年轻人,要以特色意识,要以更开放的态度,吸纳更多的人才,更主动的去追求、去创新学术,开拓马学科学术研究的新平台。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平教授认为,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整体性研究、时代性,返本开新、增强厚重感、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生命力。

会议第二阶段的研讨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而展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晖明教授赞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方式,并认为要加大力度研究好、设置好这个本科专业最基础的课程。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建议,本科阶段可开设德语课,培养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教授从内外两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展望,对内要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功,带领学生精读、泛读原著;对外要在职业上加强学生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增设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社会教学实践。从长远发展要求来看,就是加大社会实践,从高层次人才培养视角来看,要加强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占才教授就“如何发挥马学科优势”谈了几点感悟:要在同济优势中发挥马院优势,在社会条件下发挥学科优势。

陈大文教授认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明确目标”、“整合资源”,开创具有同济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体系。

杜欢政教授认为在新时代、新条件下培养新青年要注重新方法,要以资政启民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

王鹏副院长介绍了同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招生方案。

本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对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出中肯建议与指导,抛出了观点,寄予了期待。最后,同济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冯身洪同志作闭幕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对本科生课程设置、培养机制、学术提升等各方面具有建设的启迪。同时,冯书记再次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由衷的感谢,期待同济马院在各位的关心关注下,不断成长,向着建设一流马院的目标奋勇前进。研讨会在与会学者对同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未来美好展望中圆满结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