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重要部署,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同济大学-海南省)于11月7日,在同济大学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专题备课会,并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云上大练兵)同步直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海南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专家同行以及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海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其他高校思政课教师参加本次备课会。
备课会由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姚莉萍老师主持。
一、说课展示环节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2024年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组一等奖获得者罗红杰,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线索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探索,立足大历史观和大时空观双重维度,在实践的理论化和理论的实践化良性互动中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时代课题、科学体系、历史地位等。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023年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023年海南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刘筱笛,在剖析学情的基础上畅谈如何用了不起的中国故事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的诸多经验。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第六届上海市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获得者张青子衿,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培养和提升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认知,以及领悟课程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甘肃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获得者、甘肃省思政课教学能手刘文玉,分享了备课阶段抓教学、抓教案和抓教法的经验,并围绕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导领、内容导引和方法导学三个维度,介绍了教学中的课程设计思路和特色亮点做法。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2024年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组一等奖获得者刘铭秋,在教学重点方面从贴近国情、贴近时代、贴近人民等角度引导学生深切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教学难点方面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命题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继承和发展等议题展开剖析;以及展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式民主、文明交融论等现实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发言等活动,实现课内外的贯通,力求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洋教授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导论”专题,需要讲清楚的关键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承继与时代飞跃,要以问题为导向、穿插生动案例等努力将问题讲深讲活。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宇伟,指出三点关键内容:一是备课中需要在理论阐释上强化问题意识,二是讲授方法上需要“以小见大”用好生动案例,三是在课程目标上需要聚焦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卢卫红,则结合自身授课经验,围绕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整体框架以及课程的授课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交流。
最后,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顺副教授进行备课小结。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同行拨冗出席本次备课会表达崇高敬意和由衷感谢。他指出,本次备课会聚焦主题、剖析专题、深化问题,探索了“同课异构”“同题共答”“协同共研”的跨省跨校备课“云模式”,希望以此次备课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的问题意识,互学互鉴、携手共进,持续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