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顺利召开

.


2020年4月14日,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在学院二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期沙龙的主题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冯身洪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教授,以及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十多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期学术沙龙。沙龙由周爱民副教授主持。

11

冯身洪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抓好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事关学院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和学院大力支持青年教师的发展,希望青年教师的学术沙龙能够一直办下去。希望青年教师能利用好学院提供的良好设施,奋发有为,为学院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22

徐蓉院长首先向各位参会老师表达了谢意。她指出,举办这样的沙龙十分必要,学院的青年教师专业背景差别较大,多元的专业背景既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供了重要支持,也需要进一步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凝聚共识,学术沙龙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就是希望老师们通过加强交流而逐步交融,共同推动学科团队建设。

33

围绕着本期沙龙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骞副教授和袁芃副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刘骞老师的报告题目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发展趋势的几点判断》。

44

他从学术史的角度,勾勒了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发展趋势”的两条梳理思路。一条是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体系及其发展的纵向展开为线索,同时兼顾“马克思主义不同流派”的“支线”发展。另一条则是以国际政治理论的“学理论战”为线索。他认为,从时代背景、时代主题和方法论演进三个方面看,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方法论经过了“还原主义”-“理性主义”-“多元主义”的发展。按照这个趋向,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可能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1)继承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的同时,又对新时代国际政治的新变化进行新的发展;(2)与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和学理体系进行必要对话和对接、修正和批判;(3)展开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中国化的探索,努力尝试从中国传统与当代实践中挖掘“特色”,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开展有效的、合理的中国式探索。

55

袁芃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21世纪国外马克思学最新热点研究——以N.莱文视域中的马克思黑格尔关系为例》。她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一是介绍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五条路径:国外马克思学、正统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二是梳理了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学的一些热点问题:MEGA2逻辑结构与编辑出版状况;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重新解读;MEGA2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以及马克思黑格尔关系的最新研究。三是系统介绍了诺曼.莱文视域中的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一是从1837年到1850年期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社会现象学的借用和发展。二是从1850年到1883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方法论在政治经济学上的继承性运用。袁芃老师认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果,我们既不能全盘否认,也不能一味接受,而是要用批判、分析、借鉴的眼光时刻保持关注和研究。

针对两位报告人的发言,王飞助理教授和张茂钰助理教授分别给出了中肯和精彩的点评。刘勇、薛念文、王芳等老师就会议主题也分享了观点和建议。最后,徐蓉院长根据各位老师的发言作了沙龙总结。她充分肯定了两位报告人的精彩报告,提出要以本次活动为起点逐步推动形成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沙龙活动的长效机制,希望青年教师通过经常分享各自在科研、教学领域的真知灼见,不断凝聚学科发展共识,不断在相互交流和借鉴中共同提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