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学科发展。2019年3月16日晚,第八期“同济马院大讲坛”在衷合楼1503室开讲。本次报告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动态》副主编强乃社担任主讲。报告会由王平副院长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春敏老师、杨云珍老师以及60余位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平教授代表同济大学对强乃社研究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王平教授指出学术科研能力对当今研究生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我们要建设与中国的实际相联系的新哲学,也就是新时代的哲学,强乃社研究员的报告会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强乃社研究员以他新书的目录为线索,向师生们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转向。他指出过去的历史唯物主义拘泥于用线性时间解释事物及发展规律忽视了空间的要素,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入都市社会,人口密度急剧扩张、资金、信息的高速膨胀,空间的边界被扩大,生产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网络空间等越来越深入影响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空间作为一种带有排他性的因素与权力结合日益紧密。
强乃社研究员指出,地方成为空间的核心要素,现代文明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地方感—即对自己居住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我们产生了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该往何方的精神迷思。同时他将空间与经济、政治、文化、性别、社会生活等要素相结合,阐释了资本的空间矛盾、中国发展的空间需求、网络空间中虚拟与真实的交替、意识形态的话语导向、空间视野中亚洲文化的重新定位、后现代空间的性别建构、新型城镇化下要求空间共享等一系列问题。
最后他总结道,现在的空间渗透着权力、隔绝和压迫,研究空间问题是人们寻求自我解放的必然举措,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的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考必将指引我们未来的空间研究。以一句“西方有空间而无位置,有时间而无光阴”高度概括了他精彩的学术报告。之后他就空间哲学、空间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关系、话语与空间逻辑、逆全球化与移民等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报告中强乃社研究员结合自己实例,将风趣的语言、辩证的思维、独辟蹊径的视角、高度的专业性、浓厚的人文关怀紧密结合,参加讲座的师生们表示受益匪浅。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我们更应当结合自己所学为新时代的中国建设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在学习中成长,在奋斗中充实,在逐梦中努力前行,在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