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触摸古今文化,倾听沪上声音”——第七期“身边的思政课”活动顺利举行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五守”、“五好”的目标和规范,同时结合同学们的需求,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15日上午在上海市博物馆成功举办了第七期“我身边的思政课”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王维佳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期活动的主题是“触摸古今文化,倾听沪上声音”,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上海市特有的文化资源,开辟身边课堂,使同学们在亲身参与中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为书写中国故事发出沪上声音。

图片12

  本期活动主要以上海市博物馆为依托开展,利用博物馆内各类精品馆藏,分书画区、金石区、工艺区三个板块进行,同学们在参观学习展品的过程中,采用线上及时交流、线下互动分享的模式,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参观的同学纷纷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尤其是在金石区,各类青铜器制作精美,具有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美术水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了解这些青铜器,对于了解中国早期文明的文化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都有不可磨灭的巨大意义。

图片13

马克思主义学院陆雁蓉同学在分享自己的参观感悟时表示:中国的英文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今日有幸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中的古代瓷器馆,着实是大开眼界。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清末,8000年的中国瓷器史,集历代名窑佳作,讲述世界艺术史上一段土与火的神话,令人感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福生同学在交流分享时谈到: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玉器馆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在古代,玉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可以用来规范自己的品德,节制自己的行为举止。在今天,我们也应该发扬这种传统,将玉所散发的伦理道德更好地传承,从而更好地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俊涛同学谈到:每个展厅都列有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记录着人类的脚步,而它们记录着历史。它们清晰记载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变迁,也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一片片陶瓷,一幅幅绘画,一枚枚硬币,一件件服装……参观这些技艺高超的工艺品,我们都在惊叹古人的创造力,也更加坚定了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信心。中华文明值得我们为之骄傲,我们也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万健同学谈到:我很开心可以参与“我身边的思政课”这一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参观了上海市博物馆。展馆宽绰,藏品丰盛。我印象最深的则是青铜器展。馆内有自公元前21世纪夏代到战国时代各种青铜酒器、食器、乐器、兵器等。春秋晚期的牺尊,展露古人高超铸造技术,造型繁复,纹饰精美。编钟,大小不等,声音各异,排列组合演奏乐曲,颇具创意,体现出古人怡然自得的生活趣味。于我而言,这些青铜器只有少数在历史书中见到过,大部分都是从未谋面的,这些形象生动的青铜器摆在我的眼前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图片14

这期“我身边的思政课”活动,充分发挥上海市博物馆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使同学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把握,在参观学习中感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坚定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信心,坚定文化自信,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支撑。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既要继承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又要取长补短、博采众长,用开放的眼光观世界,同时,需秉承创新精神,为书写中国故事提供青年智慧、青年声音。下一期“我身边的思政课”,不见不散哦!

 

相关新闻